布拉姆斯-B大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Brahms: Piano Trios Op.8)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43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6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稍快的快板,有活力的快板(Allegro con moto, Allegro con brio)
第二樂章:詼諧曲與中段,很快的快板…更慢(Scherzo and Trio,Allegro molt…Piu lento)
第三樂章:不太慢的慢板(Adagio non troppo)
第四樂章:終曲,非常激動的快板(Finale, Allegro molto agitato)
布拉姆斯對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嚴格,只要不滿意就毫不留情地扔到火爐裡。舉例來說,布拉姆斯在一八七三年發表第一號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1 in C minor, op.51-1) 前,已經燒掉二十首弦樂四重奏手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是布拉姆斯第一部室內樂作品,雖然後來經過大幅度修訂過,但是能逃過被焚毀的命運,而且原版樂譜罕見地與修訂後的版本一起出版肯定有它的道理。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DVD@2004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舒伯特-B小調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Schubert:Symphony No. 8 “Unfinished” in B minor D.759)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06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7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有限生命擘畫的無限音樂美--已完成的未完成交響曲 第一樂章:有節制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童年時期學琴,第一次接觸到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的《未完成》交響曲。當時心中不禁納悶:「哪有曲子命名『未完成』!?作曲家未免太不負責任了吧?」童年的疑惑,在多年後研究音樂學中獲得解答。
舒伯特是一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作曲家。他對貝多芬的崇拜與景仰是眾所皆知的,在貝多芬的喪禮上,沒有人料到在一旁默哀的人群裡,那位眾人引領企踵的接班人竟在其中,他--就是舒伯特。可惜的是,舒伯特卻無緣享受這遲來的功名與掌聲。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中,許多偉大的作品都來不及在他生前發表。他的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亦是其中之一。「未完成」這個標題,是後人為稱呼方便而冠上的。從古典時期,就奠定了交響曲必有四個樂章的法則,因此舒伯特這部只有兩個樂章的交響曲,自然會被世人懷疑是「尚未完成的」。此曲在他二十五歲時(1822年)完成,爾後又在過世前兩年寫了第九號交響曲《偉大》(1826年),照理來說,舒伯特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未完成》才是,還是在舒伯特的心裡,此曲已完整敘說他所想表達的,根本不需要一絲一毫的添補?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孟德爾頌-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作品49(Felix Mendelssohn, Piano Trio in D Minor, Op.49 )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33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3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相當快而且激動地(Molto Allegro agitato)
第二樂章:相當平靜的行板(Andante con molto tranquillo)
第三樂章:詼諧曲,輕巧而且活潑地(Scherzo, Leggiero e vivace)
第四樂章:終曲,熱情快速的快板(Finale, Allegro assai appassionato)
作品編號四十九的D小調第一號鋼琴三重奏完成於一八三九年,當年三十歲的孟德爾頌已經是名聞歐洲的指揮家、作曲家與鋼琴家,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指揮四年。除此之外,他不但重新喚起世人對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作品的重視,也出版了廣受肯定的交響曲《宗教改革》(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Reformation”, op. 107)與《義大利》(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Italian”, op. 90),以及兩首鋼琴協奏曲、五首弦樂四重奏與十八首《無言歌》鋼琴小品。

孟德爾頌的創作天份最早顯露在為弦樂譜寫的室內樂曲裡,包括成熟度遠超過十六歲少年智慧的弦樂八重奏(Octet for strings in E flat major, op. 20)。除了創作,孟德爾頌也是一名優秀的鋼琴家,舉例來說,他在一八四三年的時候,曾經以視譜的方式為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鋼琴五重奏(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 44)世界首演,因此孟德爾頌會為鋼琴三重奏這樣的編制創作新曲就不會太令人訝異了。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DVD@2004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德弗夏克-大提琴協奏曲(Dvorak: Cello Concerto Op.104)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35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8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快板…像是即興演出(Allegro …Quasi improvisando)
第二樂章:不過份慢的慢板(Adagio ma non troppo)
第三樂章:終曲,有節制的快板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德弗夏克大提琴協奏曲號稱是史上最受喜愛的一首大提琴協奏曲,連布拉姆斯聽過都大嘆不如。大提琴獨奏從頭到尾如一個歌者,娓娓唱出緊湊而情感洋溢的三個樂章。這首協奏曲是德弗夏克最後一首協奏曲,創作時間在一八九四年底到一八九五年初,題獻給大提琴家魏漢(Hanus Wihan, 1855-1920)。當時德弗夏克正擔任美國紐約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作品完成後,極度思鄉的德弗夏克等不及樂曲首演,立刻收拾行囊回到故鄉。
雖然德弗夏克在交響曲中常以大提琴來營造他所要的氣氛,但是他對大提琴獨奏並不感興趣。所以在創作樂曲的同時,他曾就演奏技巧請教魏漢。他採納魏漢的建議:大提琴的旋律部份盡量不要太過華麗,但是樸素中要帶有黏膩而又豐富的情感,就連裝飾奏也得這麼處理。德弗夏克果然做到這一點,充分運用大提琴的中高音域,讓大提琴唱出極其優美的旋律。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馬勒-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巨人》(Gustav Mahler:Symphony No. 1 in D major “Titan”)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326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4  p.1  p.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緩慢而沉重的,像自然的聲音,一開始非常從容不迫
(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aut. Im Anfang sehr gemächlich)
第二樂章:強而有力,但是不太快(Krä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第三樂章:莊嚴而且威嚴的,不要太緩慢(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第四樂章:如暴風雨般(Stürmisch bewegt)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的創作時間約在一八八四年至八八年間,一八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由馬勒親自指揮在布達佩斯首演,一八九三至九六年修訂。原本的構想是朝向交響詩的創作,樂曲大致上跟著法國浪漫派小說家李希特(Johann Paulus Richter, 1763-1825)的作品《巨人》(Titan)走,分成「《青年時代》:花兒、果實與荊棘的音樂」(”From the Days of Youth,” Music of Flowers, Fruit and Thorn)與「人間喜劇」(The Human Comedy)這兩大部份,;而「青年時代」又可以分成「春日無涯」(Spring and No End)、「花兒」(Flowers)與「滿帆」(In Full Sail);「人間喜劇」則分成「卡洛風格的送葬進行曲」(”Stranded!” Funeral March in the Style of Callot)與「從地獄到天堂」(From Hell to Heaven)。「青年時代」就像描寫大自然從冬眠到甦醒;「人間喜劇」則象徵從地獄到天堂間的過程。馬勒以這些標題來比喻音樂的內涵。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eethoven: Violin Concert in D Major Op.61)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52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10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二樂章:小緩板(Larghetto)
第三樂章:小緩板(Larghetto)
這部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發表於一八○六年。作曲家譜寫此曲時,心目中的理想演奏者是知名小提琴家克萊門特(Franz Clement)。克萊門特是當時的提琴巨匠,時任維也納劇院第一小提琴手和指揮。據說此君具有像帕格尼尼一樣駭人的演奏技巧,也許是這股挑戰與嚐試之心,促使不長於小提琴的貝多芬動手寫作這部作品。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認識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系列(Dmitri Shostakovich)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作曲:蕭斯塔高維契
★片長:301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L1-02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認識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系列(一)
Disc 1
1.第十四號交響曲 前言
2.第十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3.第十四號交響曲第十樂章
Disc 2
1.第五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2.第九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3.第十四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4.第十四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認識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系列(二)
Disc 1
1.第七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呈示部
2.第七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發展部
3.第五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4.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Disc 2
1.第十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2.第十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3.第十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DVD@2004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Brahms: Symphonie No.1 Op.68 )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63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09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稍微綿延地….快板 (Un poco sostenuto…Allegro)
第二樂章:綿延的行板 (Andante sostenuto)
第三樂章:有一點稍快板與優美的 ( Un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第四樂章:終曲,比行板更慢…..不太快的快板,但充滿活力 (Finale, Piu Andante …..Allegro non troppo, ma con brio)
要做大膽的反動派談何容易,但布拉姆斯以其高度理性智慧,在世人的訝異中,在古典主義已成陳跡的十九世紀末,再創古典風格的第二盛世。但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的反撲畢竟只是強弩之末,在其身後不復再有傳人,布拉姆斯也就成為名符其實「德奧古典主義的最後一人」。後人把他與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並稱為「三B」。
布拉姆斯不隱瞞貝多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造成的心理壓力,「當你無時不刻聽到『那位巨人沉重的腳步聲時』,心中會做何感想?」。他一直到四十三歲才慎重其事的發表第一號交響曲,之後三首交響曲也都沒有標題。遵循嚴謹的古典主義一以貫之,後人因此慣稱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為「貝多芬第十號交響曲」。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DVD@2004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貝多芬-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Beethoven:Symphonie No. 7 Op.92)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35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12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第一樂章:稍稍綿延的─活潑的(Poco sostenuto – Vivace)
第二樂章:稍快板(Allegretto)
第三樂章:急板(Presto)
第四樂章:有活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一百多年來,人們對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喜愛不因時間的更迭而有所改變,它們也成為往後交響曲發展最重要的基石。壯麗宏偉的第七號交響曲與溫柔寧靜的第八號交響曲雖屬同一時期的作品,兩者的風格卻有很大的不同。後世音樂家如李斯特與華格納,對充滿爆發張力的第七號交響曲讚譽有加,並成為他們作品學習的來源。
貝多芬交響曲中具有標題的幾首,向來受到較多的關注。但近年在小克萊巴等狂飆式指揮家推廣下,這首有「舞蹈」交響曲別名的第七號,逐漸受到重視和喜愛。這首曲子蘊含著貝多芬作品中少見的躍動衝力,即使是慢板的第二樂章,也因層層上揚的張力,使人感受強大的震撼。貝多芬在親自指揮本曲首演時,就被歡眾要求重演這段第二樂章,可見本樂章的不凡魅力。本樂章採取從低音部演奏主題開始,讓各聲部漸次加進來的方式。這就像登山的光景,近賞者跟著音樂扶搖直上,最後在頂峰達到高潮,有種心胸為之一寬的快感。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

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Brahms: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Tragic Overture Op.81)


★版別:VOD版
★主講:劉岠渭
★片長:143分鐘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910.13 2290 v.1-15 p.1-2
★請利用 本館VOD系統  觀賞(校園網域內均可播放)
★內容:
對不熟悉布拉姆斯音樂語言的人來說,其作品只能用一句「枯燥晦澀」來形容。如果說聽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 1825-1899)像坐雲霄飛車、聽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像走馬觀花,聽布拉姆斯就像爬高樓的樓梯。一級重過一級,聽得人汗流浹背、氣喘如牛。他的作品充份顯示其人格特質,保守、拘謹而充滿智性光輝,也因此他的作品愈嚐愈夠味,像醇酒一樣芬芳誘人欲醉。
布拉姆斯作品種類非常廣泛,包括交響曲、協奏曲、管弦樂(尤其是變奏曲)、鋼琴曲、室內樂、聲樂曲等。
廿年來,劉岠渭教授以一顆教化眾人的心,開始行走於全台灣各大角落,傳播音樂美學觀念,受到他啟迪入門的愛樂者不計其數。為了讓劉教授的智慧寶永遠持續影響後世,「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從2004 年起,開始推動「美育興DVD@2004發行計劃」,以有字幕的影DVD紀錄劉教授演實況,除教具圖完整呈現之外,劉教授的精闢解和生動表亦一覽無遺,忠實保留劉教授的教學精華。期望透過這套DVD 的傳遞,讓台灣成為真正充滿藝術與美的詳和社會。
圖片及文字資料由「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