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貫》判斬《十五貫》測字


★版別:家用版
★發音:國語
★導演:陶金
★演員:周傳瑛、李倩影、徐冠春、王傳淞
★索書號: DVD  982.521  7730  2009    
★內容介紹 :《十五貫》是著名崑劇劇目,屬於「江湖十八本」的劇目。其故事收錄於明末馮夢龍《醒世恆言》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被清代劇作家朱素臣改編為傳奇《雙熊夢》,後來被多番改編為京劇、粵劇、秦腔及河洛歌仔戲的劇目。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藝術獵豔1( Art Safari I )+藝術獵豔 (特別版) Art Safari (Special Ed.)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120分鐘+30分鐘
★索書號:DVD  900  4424  2013  v.1-3 
★內容:
「藝術獵豔」航遊藝術界、穿越嚴陣以待的畫商、收藏家與藝評家,試圖進入諸名家藝術創作的核心。本系列的製作並非受藝評或評論所驅使,而是出自骨子裡對藝術的好奇心。主持人或節目本身都不會提供觀眾任何結論,而是針對奇異強烈的藝術品,忠實呈現各種混雜衝突的意見。
獲獎的深奧藝術導演班,在這低傳真(lo-i)系列影片中同時扮演收音師,偶爾充當藝術家的助理。其好友湊巧是獲獎紀錄片攝影師,用數位攝影機緊跟著導演於訪談間進行拍攝。影片效果非常接近藝術類家庭電影,不像是電視訪談節目般嚴肅,反倒像與當代藝術家非正式且較輕鬆的會面。藉此讓大眾以簡單的方式認識了解當代藝術,及藝術家創作的方式和概念。
毛瑞茲‧卡特蘭:如何在藝術界出頭卡特蘭讓英國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就是一座極為傳神的雕像:「教宗被隕石擊中」(近期以約一百萬美元在紐約賣出)。卡特蘭的作品還包括一座希特勒跪姿祈禱雕像,以及恐怖爆炸後的廢墟。他還將一位藝廊負責人以膠帶固定在藝廊牆上;並讓另一位藝廊負責人穿著粉紅色的陽具套裝,展示達六個禮拜。卡特蘭堪稱藝術界的滑稽演員、概念藝術的漫畫家。由於卡特蘭拒絕主持人班的上鏡受訪邀約,班只好頻出奇招,找人扮演卡特蘭作品裡的雕塑化身,出生入死訪問這位藝術家和他的分身。

圖片文字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修護藝術大觀 3: 歷史的場景( The Art of Preserving Art: Scenes of History)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60分鐘
★索書號:DVD  902.8  2804  2013  v.3
★內容:
皇宮、修道院與大教堂等機構,收藏有各種材質的瑰寶,需要一批專家生力軍來維護,他們必需熟悉歷史已湮沒的技術細節和生產過程。為了維持金碧輝煌的外觀,鍍金師傅應用的是累積好幾世紀的技藝,機器無法取代人工敷貼最精細的金箔。製櫃與紡織品工作室需修復皇宮傢具與大面積的襯墊,工匠與藝術家照料浮雕與瓷器,古老的繪畫與巨幅壁畫代表當時的傑作,也在修復師的巧手下回復昔日光彩。
圖文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修護藝術大觀 2: 文物之光芒再現 (The Art of Preserving Art: Trails and Sparkles)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60分鐘
★索書號:DVD  902.8  2804  2013  v.2
★內容:
文物之光芒再現
自古以來,人類想要表達自己的慾望難以抑制,遂應用手邊能取得的材料,在歷史的洪流留下痕跡。因此,修復師必須面對材質極端不同的物件:未開化文明的奇珍異品,由十八世紀科學考察隊所攜回、中古世紀的紡織品、亞麻布製品、青銅、玻璃、鐵器、原住民的羽毛工藝、精細的羊皮紙、泥塑器具等,所有這些都是人類想要超越時空、追求卓越的證據。
圖文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從杜象到普普藝術( From Duchamp to Pop Art)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90分鐘
★索書號:DVD  940.9942  2842  2011
★內容:杜象 MARCEL DUCHAMP(1887-1968)
杜象繪於一九一二年的《裸女下樓梯》跟畢卡索的《亞維儂少女》並列為二十世紀繪畫革命的標竿作品。這幅畫雖具立體派風格,卻企圖與立體主義劃清界線;其標題矛盾而幽默,但表現方式卻嚴肅得幾近科學。上升的古典意涵原來代表奔向光明,杜象卻把高貴的上升動作逆轉,描繪的卻是下降、落入黑暗、掉進地獄及詛咒。本片詳細介紹這幅作品的來龍去脈,探討畫作代表的意涵,分析圖像象徵的種種可能,佐以豐富的史料研究,將為觀眾揭示出乎意表的發現。
克萊因 YVES KLEIN(1928-1962)
深邃、神秘且難以名狀的藍…,伊夫‧克萊因雖然英年早逝,從事藝術創作只有短短八年,但卻是戰後前衛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國際克萊因藍」是其最偏愛的顏色,不僅是一種表現工具,更是精神能量的來源。本片深入探索克萊因的藍色世界,從各個面向解讀他如何使用藍色,並仔細推敲各種獨特的作畫方式,包括將模特兒當作「活體畫筆」的即興創作。而所謂《人體測量》,無異是對印記、痕跡、消逝的一種思考,展現出藝術家個人藍色的冥想。
安迪‧沃荷 ANDY WARHOL(1928-1987)
為什麼我們對安迪‧沃荷的影像如此著迷?十個相同的伊麗莎白‧泰勒臉孔以黑白雙排絲印於長近六米,高兩米的帆布上,但這些臉孔真的一樣嗎?但他為什麼挑選這張臉,為什麼要複製?沃荷曾說道:「我從沒想過會當畫家。我本來是想跳踢躂舞。」沃荷於六十年代普普藝術的藝壇活躍一時,其本質是否就在於消費資本主義社會?這種跟傳統人像藝術截然不同的作品,似乎需要更精密的解碼,而種種問題本片將為您揭曉不為人知的意涵。
★圖文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古斯塔夫・庫爾貝: 藝術生活的起源(Gustave Courbet: The Origins of His World)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52分鐘
★索書號:DVD  940.9942  2065-1  2009
★內容:
一提到庫爾貝的名字,馬上讓人聯想起他驚世駭俗之作:「世界的起源」。畫中一位仰躺的裸女,大腿分開,頭與腳都沒有畫出來…。這幅領先時代的畫作,一推出就面對各種成見,超越眾說紛紜的批判。超越對庫爾貝畫作的各種主觀看法,這位藝術家做到的是打破一切成規。在藝術史的傳承、以及畫家身為公眾人物的這兩個領域,庫爾貝代表的是一個斷裂點。本片探討甚麼因素引導他走向寫實主義的繪畫。這也意味着理解他的畫作、探索色彩、本質和具體表現,追隨他走過的繪畫途徑。
圖文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修護藝術大觀 1: 揭開我們的記憶( The Art of Preserving Art: Revealing Our Memory)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60分鐘
★索書號:DVD  902.8  2804  2013  v.1  
★內容:
揭開我們的記憶
藝術修護仰賴科學和科技之應用,其發展已超過一個世紀。顏料、紙張、木材、羊皮紙、金屬等人類用以表達夢想的材質,都能經由預防與治療的手法,逐一分析並妥善保存。人類決心要將往昔之色彩形式帶回今日的時空,也因此存續了歷史記憶,依然鮮活可資辨識。
圖文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東坡在路上 – 一蓑煙雨任平生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共兩片,約132分
★索書號:DVD  982.1  4062    v.1-2
★內容介紹: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看盡大起大落的淡然與泰然
展現永不屈服旺盛生命力
蘇軾對人生的熱情始終不變
一道劃過中國文學史的璀燦星芒
一場滲透蘇軾曠達人生哲學的展演
揉雜雜虛實 融古鑄今
且隨蘇軾走一趟精采的人生行旅
圖文來源: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