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戰場(Battlefields)


★版別:家用版
★片長:200分鐘
★索書號:DVD 940.540947 W195 2005 v.1-2
★內容介紹:由英國知名軍事學家生動闡述二次大戰四場重要轉捩點戰役 “如果你的導遊是理查荷姆斯教授(英國知名軍事學家),他將帶你進入一趟扣人心弦的歷史之旅。” 每日郵報理查荷姆斯,當今最優秀的軍事歷史家之一,將在節目闡述二次大戰中四大轉捩點的戰役。探討發動每一次進攻的原因、遭遇到的困難以及付出的犧牲。他將各場戰役置於二次大戰的全面戰略背景中,以目擊者的角度進行詮釋。阿拉敏 蒙哥馬利將軍於1942年10月對抗德國北非總司令隆美爾的勝利,是輝煌的成功,卻同時造成大規模人員的傷亡。喀息諾 盟軍企圖突破德軍構築防禦工事的山區隘路,但是不利的地形、嚴寒的氣候與拙劣的領導,使每一次進攻都慘遭受挫。轟炸機 運用檔案影片、戲劇化重現與退伍轟炸機員的敘述,檢視轟炸機司令兵執行的可怕任務。安恆奪橋遺恨 1944年9月,利用大膽的空降作戰來縮短戰爭,盟軍企圖奪取橫跨萊茵河的橋樑。
第一集:「阿拉敏」
第二集:「喀息諾」
第三集:「轟炸機」
第四集:「安恆」

台灣生態探索(Typhoon Island)


★版別:家用版
★片長:約50分
★級別:普遍級
★發音:國語、台語、英語
★字幕:中文字幕、英文字幕、無字幕
★製作:台灣PTS、英國BBC、Science Vision、德國WDR、奧地利ORF共同製作
★索書號:DVD 366.27 8041-02
★內容介紹: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由國際四家公共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台灣生態探索】是認識台灣生態的第一張DVD。本片從侵襲台灣的颱風作為前引,八大段落介紹了穿山甲、櫻花鉤吻鮭、雲豹、石虎、黑熊、長鬃山羊、艾氏樹蛙…等多達67種台灣特稀有生物,珍貴獨特的難得畫面,見證台灣是一個豐富生態的美麗國度!
【台灣生態探索】是由劍橋大學動物行為研究博士、前BBC生態節目資深製作人Nick Upton負責編導,他更親自來台掌鏡拍攝,完成了這張備受國際矚目的生態紀錄片。除了原先為了國際播映的英文發音版外,台灣公視更邀請知名導演吳念真先生擔任國台語雙聲配音。震撼人心的珍稀鏡頭、真情流露的名家口白、再加上生態專家所撰寫的中文解說手冊,不僅讓您深入探索台灣生態之美,同時也將更疼惜我們共有的福爾摩沙!
圖片提供:ivideo

廿世紀大戰(二十世紀大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爭)(War of the century)


★版別:家用版
★片長:200分鐘
★索書號: DVD 940.540947 W195 2005 v.1-2
★內容介紹:希特勒時期的德國與蘇聯展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戰役,估計傷亡人數超過三千萬人,平均蘇聯士兵在史達林格勒的壽命只有一天。老百姓的傷亡程度令人無法想像,蘇聯平民的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三百萬人,政府對他們的苦難視若無睹,只顧追求自己的種族尊嚴…

動物的爭鬥(Animal Warriors)


★版別:家用版
★製作:BBC
★叢書名:動物通識
★片長:60分鐘
★索書號 :DVD 380 2423-1 v.5
★內容介紹: 雄性爭鬥、自我防護、食物大戰、動物大軍、女殺手、打鬥遊戲、自然武器、武器競賽、格鬥儀式、伏擊、贏家通吃、化學武器。

脫離野性1-2(In form the wilds 1)


★版別:家用版
★製作:BBC
★叢書名:動物通識
★片長:50分鐘
★索書號:DVD 380 2423-1 v.6-7
★內容介紹 :  介紹海豚-海豚的聯繫、駱駝-沙漠之舟、黑鳶-鄉鎮之爪、蒼蠅-牆上飛行、豬-豬欄、獼猴-猴子產業、鴨子-與鳥禽之關聯…

奇妙的創造 (The Wonders of God’s Creation)


★版別:家用版
★片長:每片約45分
★級別:普遍級
★索書號:DVD 308 2532 v.1-5
★內容介紹:地球篇/動物篇/人類篇/太陽系篇/銀河系篇
地球篇:在浩瀚無垠的太陽系裡,沒有任何星球可與地球相比。上帝在這個小小的藍寶石裡,設計了維持生命所需要最珍貴與完美無暇的條件。當您欣賞這段令人永難忘懷的地球之旅時,您將會發現許多我們從未注意過的自然界奇蹟,這些奇妙的創造更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天上的白雲看似平凡,但它卻每天為地球上帶來幾百萬噸的水氣;一顆小小的種子卻影響了無限生機,它能夠將無數的花草樹木帶到成長的新家。這部影片將帶您驚訝地發現,地球如同是為人類量身訂做的絕佳居住場所,將重新喚起人類對大自然的珍惜與保護…

台灣當代影像: 從紀實到實驗


★版別:家用版
★攝影:劉吶鷗、鄧南光等
★出版社:同喜文化
★索書號 :DVD 987.81 7267 2006 v.1-15
★內容介紹:從1930年代起,到現在風起雲湧的紀錄片浪潮,我們今日所謂的「紀錄片」,到底是怎麼一路發展出來的?在少數幾部受到矚目的影片背後,還有多少被遺忘忽略的影像,正等著我們再度發掘?今日的紀錄片,繼承了什麼樣的過去,又將邁向那個方向?在這套新發行的「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產品中,都有清楚的分析闡述。

書籍以十九篇論述文章,二十五萬字的篇幅,分別說明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間的關連、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探討紀錄片的本質與定義、當代台灣紀錄片的種種面向,一直到各部重要紀錄影片的介紹分析、紀實\紀錄\實驗之間的模糊地帶等,都有詳盡深入的討論。執筆者為主編王慰慈、李道明、李泳泉、陳儒修、郭力昕等人,為想深入瞭解台灣紀錄片的讀者們提供最寬廣、最專業的參考憑藉。

十五部DVD,共二十二部影片,由1930年代上海時期、日據時期的劉吶鷗、鄧南光家庭影片開始,1950年代農復會的農教宣導片,1960年代一代巨導白景瑞拍的「台北之晨」,「劇場」時期莊靈的代表作「延」、「赤子」,1986年掀起「送炭到泰緬」熱潮的「殺戮戰場的邊緣」,1991年李道明紀錄環保運動的「人民的聲音」,1993年人類學者胡台麗的民族誌紀錄影片「蘭嶼觀點」,同時期正於國外進修的簡偉斯、吳米森的實驗\紀錄影片「等待月事的女人」、「梵谷的耳朵」,1997年原住民導演馬躍.比吼的「天堂小孩」,1999年以家族移民\離散為主題的「斷線風箏」,2000年引起討論熱潮的「流離島影」系列中三部不同手法的「噤聲三角」、「誰來釣魚」、「清文不在家」,國內同志議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周美玲「私角落」,本產品總策劃黃庭輔2002年引起紀錄\非紀錄爭議的「指月記」,2003年南藝大風格的代表作品「雜菜記」,最後是四部遊走在紀實\紀錄\實驗模糊地帶的短片「獻給自己的作品」、「短見」、「逐漸剝落」、「諾亞諾亞」。每一部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v.1持攝影機的男人(1933.劉吶鷗)
v.2漁遊(1935/1937/1943.鄧南光)
v.3畜牧生產在台灣(1953.莊國鈞)
v.4台北之晨(1964.白景瑞)
v.5延/赤子(1966/1967莊靈)
v.6殺戮戰場的邊緣(1986.丁松筠/李道明)
v.7人民的聲音(1991.李道明)
v.8蘭嶼觀點(1993.胡台麗)
v.9等待月事的女人(1993.簡偉斯)/梵谷的耳朵(1995.吳米森)
v.10天堂小孩(1997.馬躍.比吼)/斷線風箏(1999.蕭美玲)
v.11獻給自己的作品(1999.林泰州)/短見(2000.林俊泓)/逐漸剝落(2000.喬慰萱)/諾亞諾亞(2003.吳俊輝)
v.12噤聲三角(2000.沈可尚)/誰來釣魚(2000.陳蕊宣)/清文不在家(2000.郭珍弟)
v.13私角落(2001.周美玲.劉芸后)
v.14指月記(2002.黃庭輔)
v.15雜菜記(2003.許慧如)